楊靜利 特聘教授 Ching-Li Yang
分機: 5662
研究室: 社SS 4030
個人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ngliyangtw/

楊靜利 教授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博士
經歷
- 國立中山大學學生事務長(2016/08 ~ 2024/07)
-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2013/08 ~ 2016/07)
-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2013/02 ~ 迄今)
-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兼任教授(2012/09 ~ 2013/01)
- 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2008/08 ~ 2013/01)
-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授(2007/08 ~ 2008/07)
-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2002/08 ~ 2007/07)
-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1999/08 ~ 2002/07)
- 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Demographic Research 訪問學者(1998/06 ~ 1998/09;2000/07 ~ 2001/08;2002/07 ~ 2002/08;2003/07 ~ 2003/08)
- 中央研究院人文組,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學者(1998/02 ~ 1999/07)
- 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Demographic Research 博士後研究員(1997/11 ~ 1998/04)
研究自述
我的研究興趣為人口老化、家庭變遷與社會政策。
一九九○年代期間,我進行一系列有關台灣人口變遷對年金制度影響之研究,除了檢討歐美各國公共年金制度的發展過程與改革內容、提出台灣國民年金制度範型並模擬各種不同財務處理方式可能產生的結果外,同時也討論以「延後退休」來緩和財務壓力的機會與挑戰。我在社會政策上的另一個關懷點是人口與健康,包括外籍配偶的「生育品質」、老年健康狀況的變遷、健康生命表之編製、死亡距離與照護費用等。由於個人不是單獨生活於社會中,而是與家庭成員同居共財,討論人口變遷與社會安全制度應該回歸家庭的角度來思考。
為了解家庭變遷的未來趨勢,1997年我開始研究家庭動態過程,說明婚姻率、死亡率、生育率、以及子女離家率對家庭規模與家庭型態的影響。在研究過程中,我同時注意到戰後迄今台灣婚姻率的變化相當快速,但有關這部分的研究卻相當不足,因此進行了一系列的婚姻與家庭研究,包括同居人數估計、婚姻配對模式變遷、結婚與生育步調、已婚婦女勞動參與類型。這些研究的共同結論是,台灣在家庭形成的兩個關鍵因素上–結婚與生育,傳統價值相當堅固。
台灣的婚姻與生育變遷,頗能呼應McDonald的「性別平等差異發展」理論,也就「家庭取向的社會制度」之性別平權發展,落後於「個人取向的社會制度」之性別平權發展,導致婚育率不斷地下降。因此晚近我的研究問題是:為何家庭取向的社會制度之性別平權無法跟上來?未來有沒有回升的可能?若婚姻率回升無望,我們如何面對「單身社會」的來臨?
專書論文
- 楊靜利,2020,〈注定破產的未來?台灣老年年金制度的美麗與哀愁〉,《南方的社會,學:行動做為倫理》,趙恩潔主編,頁299-331,台北:左岸。
- 楊靜利、陳寬政、李大正 (2012)「台灣近二十年來的家庭結構變遷」,收錄於伊慶春、章英華主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1》,頁1-28。台北:中央研究院。(NSC95-2412-H-343- 002)
- Yang, Ching-Li and Hung-Jeng Tsai. (2009) The Changes of Fertility and Marriage Rates in Taiwan. In Ya-Chen Chen (Ed.), Women in Taiwan: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pp. 61–81). Indianapolis: University of Indianapolis Press.
- 楊靜利(2005)「台灣的人口問題」,收錄於瞿海源主編之《台灣的社會問題》,頁38-64。台北:巨流出版社。
- 楊靜利、涂肇慶與陳寬政(1997)「台灣地區人口轉型與人口老化速度之探討」,編入孫得雄、李美玲與齊力主編之《人口老化與老年照護》,頁15-38。台北:中華民國人口學會。
- 陳寬政與楊靜利(1996)「台灣地區人口變遷與社會安全」,陳肇男、劉克智、孫得雄與江豐富主編之《人口、就業與福利》,頁277-307。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期刊論文
- 翁康容、楊靜利(2024)「台灣家務分工中教育婚配的絕對與相對教育效果分析」,社會科學論叢 18(1):81-120。
- 楊宜靜、楊靜利(2024)。「夜市工作者的教養策略與親子關係」,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24(1):83-137。【TSSCI】
- 楊靜利、黃于珊、劉敏如(2024)。「解性別與做性別--「女高男低」配對夫妻的性別平權實踐」。(已接受刊登)(MOST 106-2410 - H-110 -043 –MY3)。
- 楊靜利、黃于珊、翁康容(2023)「中年單身者的個人特徵、家庭關係與社會參與」,人口學刊66:75-128。【TSSCI】
- 翁康容、楊靜利、任軒立(2020)「從家務分工看性別平權的知行落差」,人口學刊61:97-139。【TSSCI】(MOST 106-2410 - H-110 -043 –MY3)。
- Yang, Ching-Li, Kang-Jung Weng and Syuan-Li Renn (2019). Does Taiwan have a Gender Revolution? Assessment Based on Gender Role Attitude, Housework Division and Marriage Matching. Athens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forthcoming. (MOST 106-2410-H-110 -043 -MY3)
- 曾怡菁、楊靜利 (2015) 「台灣部分年金制度之設計與財務評估-- 以勞保老年年金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12(2):103-143。(NSC 103-2410 - H-006 -050 –MY3)
- 陳寬政、莊婉君、楊靜利 (2015) 「台灣中高齡勞工漸進式退休的影響因素」,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5(1):87-108。【TSSCI】(NSC 101-2410 - H-006 -050 –MY2)
- Huang, SiaoWei and ChingLi Yang, (2013) “Gender Difference in Social Participation among the Retired Elderly in Taiwan.”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20(1), 61-74.楊靜利、黃弈綺、蔡宏政、王香蘋(2012)「外籍配偶與本籍配偶的生育數量與品質」,人文暨社會科學集刊 24(1):83-120。【TSSCI】(NSC95-2412-H-343-002)
- Zeng Yi, Philip Morgan, Zhenglian Wang, Danan Gu, and Chingli Yang (2012). “A Multistate Life Table Analysis of Union Regi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rends and Racial Differentials, 1970–2002.”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31(2): 207-234.【SSCI】
- 李大正、楊靜利與王德睦(2011)「人口老化與全民健保支出:死亡距離取向的分析」,人口學刊43:1-35。【TSSCI】(NSC 98-2410-H-006 -064 -MY3)
- 陳寬政、楊靜利(2008)「設計矩陣與人口資料分析:線性代數之應用」,人口學刊37:45-71。【TSSCI】
- 楊靜利、李大正(2008)「台灣人口資料之編製與調整,1905-1943與1951-1997」,調查與研究23:119-154。(NSC93-2412-H-343-002)
- 楊嘉芬、王香蘋、楊靜利(2008)「台灣鄉鎮市區別自殺死亡率之分析」,教育與社會研究15:1-22。
- 楊靜利與董宜禎(2007)「台灣的家戶組成變遷:1990-2050」,台灣社會學刊38:135-173.。【TSSCI】(NSC95-2412-H-343-002)
- 楊靜利、李大正與陳寬政(2006)「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人口學刊33:1-32。【TSSCI】(NSC91-2412-H-343-002)
- 楊靜利、馮曉蘋(2005)「臺灣的人口問題:迷思與因應」,台灣銀行季刊56(3):60-83。
- 楊靜利(2004)「同居的生育意涵與同居人數估計」,台灣社會學刊32:189-213。【TSSCI】(NSC91-2412-H-343-002)
- 李大正、楊靜利(2004)「台灣婦女勞動參與類型與歷程之變遷」,人口學刊28:109-134。【TSSCI】(NSC89-2412-H-343-009)
- 徐聖堯、楊靜利(2004)「國小教師之供給量與需求量推估:民國92-102學年度」,教育與社會研究7:99-118。
- 劉一龍、陳寬政與楊靜利(2003)「鼓勵生育與所得稅免稅額之調整」,台灣社會福利學刊4:51-77。
- 楊靜利、陳寬政(2002)「台灣地區子女離家的原因與步調」,人口學刊25:120-144。【TSSCI】(NSC89-2412-H-001-009)
- 楊靜利、劉一龍(2002)「台灣的家庭生活歷程」,台灣社會學刊27:77-105。【TSSCI】(NSC89-2412-H-343-009)
- 楊靜利、曾毅(2000)「台灣的家戶推計」,台灣社會學刊24:239-279。【TSSCI】
- 楊靜利(2000)「社會保險的意義與社會福利體系」,台灣社會福利學刊1:125-140。
- 楊靜利(2000)「公共年金的財務處理方式」,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暨社會科學10(3):316-329。
- 楊靜利(1999)「老年居住安排:子女數量與同居傾向因素之探討」,人口學刊20:167-183。
- 楊靜利(1998)「晚近公共年金制度之改革與借鑑」,人文暨社會科學集刊10(3):477-514。
- 楊靜利(1996)「儲備制國民年金財務準備之探討」,人文暨社會科學集刊8(1):53-77。
- 楊靜利(1996)「生育率年齡分佈對出生數量與年齡結構影響之模擬」,人口學刊17:135-152。
- 楊靜利(1996)「婦女勞動參與對生育率的影響」,中國社會學刊19:35-56。
- 楊靜利(1995)「國民年金規劃構想與費率預估:人口結構、勞動參與以及財務處理因素之考量」,人文暨社會科學集刊7(1):101-121。
- 楊靜利(1992)「台灣地區的勞動力變遷之研究:1979-1990」,人口學刊15: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