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花妹 副教授 Hua-Mei Chiu

邱花妹 副教授
個人資料
研究專長:環境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社會運動
E-mail:hmchiu@mail.nsysu.edu.tw
分機:5661
研究室:社SS 3018
個人網站:https://nsysu.academia.edu/HuaMeiChiu
學歷
英國艾賽克斯大學社會學博士
英國艾賽克斯大學環境、科學與社會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碩士
國立台北大學(原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社會學學士
現職
-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經歷
-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 中央研究員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 曾任雜誌記者、勞工組織運動者、中研院研究助理
研究自述
資本主義生產與消費持續擴張,製造了生態環境危機與社會衝突,為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極大的挑戰。我的研究探究資本、國家與社會力量如何互動、角力,形塑發展路徑與環境政治。除了檢視環境制度化與綠色資本主義的發展與限制,我也從環境正義、紅綠聯盟、生態民主與草根永續轉型的動能,分析公民社會驅動改變的可能與挑戰。
爬梳環境與社會衝突的根源,也探找永續轉型的解方,我的研究緊扣台灣社會發展脈動:從電子毒害與科學園區開發爭議到毒化物規管與草根的責任科技運動;從石化污染下的環境不正義到探討石化工業城如何邁向永續與公正轉型;從反核運動到探尋能源轉型和再生能源發展的最小衝突路徑。我的經驗研究連結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與衝突,環境正義、公正轉型、及環境、科技與民主等價值關懷與理論取向。
期刊論文
- 邱花妹(2022)〈環境正義與勞工權益競合:高雄石化環境爭議下的紅綠關係〉,《台灣社會學》第43期,頁51-101。
- 邱花妹(2018)〈市場與社會交鋒:電子業與新興化學品管制的形構 〉,《台灣社會學刊》第64期,頁111-169。
- Hua-Mei Chiu (2014) “The Movement against Science Park Expansion and Electronics Hazards in Taiwan: A review from an environmental justice perspective”. China Perspective. 2014/3 pp.15-22. (英文/法文)
- 邱花妹(2013)〈台湾環境運動の発展:環境正義の観点〉。《年報 公共政策学》第七号。頁72-84。日本北海道大學公共政策學院 (日文)。
- Hua-Mei Chiu (2011) “The Dark Side of Silicon Island: High-Tech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Taiwan”, Capitalism, Nature and Socialism, 22(1): 40-57.
- Hindley, Jane, Ho, Ming-sho & Hua-Mei Chiu (2011) “Introduction: Neoliberalism,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Taiwan”, Capitalism, Nature and Socialism 22 (1): 18-21.
專書論文
- 邱花妹(2022)〈「漁電共生」行不行? 〉,收於林文源、郭文華、王秀雲、楊谷洋主編《科技社會人4:跟著關鍵物去旅行》,頁50-64。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 Hua-Mei Chiu (2020) “Environmental Activism in Kaohsiung, Taiwan”, in Greening East Asia: The Rise of the Eco-developmental State. Ashley Esarey, Mary Alice Haddad, Joanna I. Lewis and Stevan Harrell (eds.). P.181-196.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邱花妹(2020)〈環境正義,南方觀點〉,趙恩潔主編《南方的社會,學(下冊):行動作為倫理》,頁88-106。台北:左岸文化。
- 邱花妹(2019)〈煙囪下的教室也有藍天:看文府國小如何扳倒空污大巨人〉,林文源、林宗德、楊谷洋、程惠芳主編《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1:直擊公民參與第一現場,揭開科技社會的矛盾真相》,頁88-106。新竹:交通大學出版。
- 邱花妹(2018)〈煙囪下的教室:環境的行動主義〉,楊谷洋、林文源、林宗德主編《科技社會人3》。頁194-205。新竹:交通大學出版社。
- 邱花妹(2014)〈無效的風險溝通:以竹科焚化爐爭議為例〉。收於王文基、傅大為、范玫芳主編《台灣科技爭議島》。頁167-178。新竹: 交通大學出版社。
- 邱花妹(2014)〈能源使用的新思維:小即是美〉。收於王宏仁等著《巷子口社會學》。頁234-240。台北:大家出版社。
- 邱花妹(2014)〈我們為何挑戰晶片〉。泰德.史密斯等主編《挑戰晶片:全球電子業的勞動權與環境正義》。地球公民基金會譯。頁9-16。台北:群學出版社。
- 張聖琳、邱花妹、杜文苓(2014)〈打破矽的沉默:訴說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內的健康與環境影響〉。史密斯等主編《挑戰晶片:全球電子業的勞動權與環境正義》。地球公民基金會譯。頁299-310。台北:群學出版社。
- 杜文苓 邱花妹(2011)〈反高科技污染運動的發展與策略變遷〉,收錄於何明修、林秀幸主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的台灣公民社會》。頁35-82。台北:群學出版社(通過台灣社會學刊審查)。
- Chang, Shenglin, Huamei Chiu & Wenling Tu (2006) “Breaking the Silicon Silence: Giving Voice to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within Taiwan’s Hsinchu Science Park”. Challenging the Chip: Labor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the Global Electronics Industry, edited by Ted Smith, David A. Sonnenfeld and David N. Pellow. pp.170-180.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瀏覽數:
分享